【红杜鹃文苑】印象·峰台
| 招商动态 |2016-03-31
红杜鹃文苑
为繁荣我县文学文艺创作,展现五莲籍县内外作家和文学爱好者的风采,涌现出更多更好的文学作品,五莲县作家协会、五莲诗词学会在“大美五莲”公众平台正式开设《红杜鹃文苑》主题板块。集中刊发我县正规文学刊物《红杜鹃》(刊号:京ICP备·13022533)的力作和广大文友的优秀作品。同时,也欢迎广大文友踊跃投稿,《红杜鹃》杂志将从中择优刊发。以诗词之韵歌颂五莲,以文学之美助力五莲发展!
我家在五莲 最美红杜鹃!
峰台大营印象
马宗忠
周末,几位好友相约去街头镇峰台大营景区一游,恰逢农历二月初“惊蛰”时节,微风中尚带着些许寒意,驾车出城东行,晨起阳光灿灿,远山薄雾溟溟,路边墨绿色的小麦已然传递出勃勃的春意。
几十分钟的车程一转而逝,吕街路穿过五莲山、九仙山后向东转,一条整洁的石板道路和传统的军营大门映入眼睑,传说中的“峰台大营”到了!这是一座部队撤防留下的废弃营房,周边风景秀丽,随即被县委、县政府列为招商引资开发旅游项目。
进入营房大院,几幢漂亮简洁的楼房和满院高大整齐的水杉顿时引起我无限遐想:耳旁仿佛回响起嘹亮的军歌、铿锵有力的号令和部队勇士们整齐的步伐,不禁让人热血沸腾......大院坐落于群山怀抱,楼房东侧外围矗立着平稳山、石人山和长立山,远远望去怪石林立,青松点点,春寒料峭中更显苍翠幽远,别有一番韵味。
少歇片刻后,我们一行便在景区负责人和当地两位年长村民的带领下,直奔最近的平稳山去游览一番。走过一段同样具有军营色彩的石板路后,便来到山脚下,我们跟着两位向导大叔沿一条似有似无的小路向山上攀登。山势越走越陡峭,没一会儿,我们就气喘吁吁、大汗淋漓,十个人的队伍拉开了近百米的趟子,大家纷纷感叹身子虚了。身后的庆东老兄偷偷笑着问我:“这是人走的路吗?”。我说:“这正是‘人路’哩!”,接着我便讲起那个五莲著名的笑话:说一位外地人来五莲西南山区看望好友,城里人来到乡下自然带着几分傲慢,当地人便整蛊他,问他想走“人路”还是走“驴路”?他说当然是走人路了,于是他便经历了一段炼狱般的路程。其实所谓“人路”,就是凡是猴子能走的地方人就能走,一路攀爬,翻山越岭,劳累可想而知;而“驴路”就不同了,驴一般都是拉板车的,自然都是宽阔大道。几位好友听了后,一阵大笑,劳累也似乎少了一些。
前面带路的大叔和我们说,爬山不能急躁,不能一阵阵的,一股劲儿上来了大步快赶,劲儿消了大口喘气,得一步一步匀速走,这样才能持久(我想做人做事也应该这样吧)。我们照样一试,果然好了许多。爬到半山腰后,大家提议歇息一下。我回头一望,只见山下阡陌相间,村舍整齐,炊烟袅袅,远远传来几声鸡鸣,好一幅美不胜收的田间乡村画卷。这还未到山顶,就有点“一览众山小”的感觉了。村民老许指着对面长立山半腰的一处平顶山包跟我们说,想当年那里就是日本鬼子的炮楼,他二叔从村边的小水库路过,远远的被鬼子一枪打断了腿,落下了终身残疾,大家听了不由一阵沉默,我想都感到了耻辱和愤怒罢。见话题起的有点沉重,老许又指着两山之间的山谷道路和我们说,这就是远近闻名的“马喊(xian)闪”,传说当年战国军事家孙膑有急事骑马从此路过,前面大山相阻,胯下马一声嘶鸣,大山顿时断开闪出一条道路,也形成了现在的平稳山和长立山。
上山途中,老许还为我们介绍了“饮牛汪”——接近山顶处的一个山泉,是山上放牛娃饮牛的必到之地,也让我们体会到了山有多高水就有多高。还有几处石围子,我想这应该是清朝末年地主政权为抵挡捻军而用石头搭建的设施。几经歇息,我们终于到达了山顶,看到了小有名气的“石锅”、“石勺”、“石臼”,真是惟妙惟肖。站在山顶,景区负责人指着远处为我们介绍了“同心湖天桥”、“百年楸树林”、“冰瀑叠韵”等景点,令人心驰神往,可惜时间有限不能一一浏览。
在摄影家协会几位老师给我们留下合影后,终于下山了。在山下我们参观了当年储备军用物资用的大型山洞,最后王经理又给我们介绍了峰台大营景区的旅游开发规划:一方面是以老军营为主的军营特色文化,主要开展军训拓展、CS、少年夏令营等项目,传承爱国教育;另一方面是逐步开辟自然风景开发,建设文艺创作基地、军人俱乐部、马术俱乐部以及游泳、垂钓等设施,大力推介五莲特色农林产品和美食。一路行来,我们不仅为峰台大营的军旅传统和自然风景所折服,也被景区的开发前景所深深吸引,这颗处在深山的明珠有历史沉淀、有自然风韵、有生态美景、有特色农产,的确值得游客们住下来细细品味。
回想这次峰台大营之行,虽然有多个景点未能亲身体验,虽然满山绿叶还未发芽、鲜花没有开放,但我们没有感到遗憾,反而有许多地方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:首先是朴实无华的人。在游览途中,无论是负责人还是两位向导大叔,都千叮咛万嘱咐让我们注意安全,并且一边在前面走,一边清理着影响通行的石头、树枝等,心细如发,热情周到。王经理在介绍他的开发设想时,从来没有把峰台大营作为单独项目来考虑,而是将其置于整个五莲全域旅游的一环进行开发,且言辞恳切,不虚不夸,脚踏实地。两位向导年纪大的77岁,小的62岁,均年逾花甲古稀,但爬起山来却健步如飞、闲庭信步,比我们这些年轻人强上不知多少倍,且经常如顽童一般登上山石顶吼上几嗓子,聆听那激荡悠远的回音,还时不时的和我们开玩笑,充分展现了五莲山区人民朴实真诚、豪爽开朗的性格。与他们交往,就像相识多年,毫无拘谨、陌生的感觉。
其次是尖巧奇秀的石景。平稳山山势崎岖、怪石嶙峋,像鸟似牛如虎,真是远近高低各不同,显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,令人叹为观止。看——那山腰处有一块石头卧在石崖之上,像极了一头抬头向天嘶鸣的巨型海象,魁梧有力,雄视大千;在“石锅”两侧,两道隆起的石龙起伏蜿蜒,待云而飞、气势磅礴!再就是丰盛茂密的植被。与从山下看不同,来到山上才真正看到这里的植被是多么的丰富,厚厚的草皮覆盖着肥沃湿润的土地,黑松姿态万千,槐树高大威武,成片的连翘、蔷薇和当地称为“大托拉盘”的红色细杆灌木,更有杜鹃、蓝槿和胡椒、桃树、板栗等许多花草野果,漫山遍野,蔚为壮观,令人目不暇接,全无人工斧凿痕迹,直让我们感叹生态五莲、森林五莲的魅力,真真是不虚此行。诗曰:
昔日军营雄风在,
东望青山依云栽。
今人再承长城志,
金戈铁马入景来。
1
上期抽取获奖评论
小晴天 、马耳山布衣
欢迎留言
更多五莲精彩美文,尽在阅读全文
赞赏
人赞赏